|
年内众多大项目携5000多亿抢滩惠州,背后逻辑何在?编者按 今年以来,众多在国际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和项目纷纷抢滩惠州,在粤港澳大湾区掀起一股重大项目落户潮,造就了大项目抢滩的“惠州现象”、大改革赋能的“惠州速度”、大梦想凝聚的“惠州引力”。“惠州现象”有何内在发展逻辑?“惠州速度”有何内在改革逻辑?“惠州引力”有何内在精神逻辑?即日起,本报拟推出“岭东雄郡竞一流,湾区时代看惠州——新发展格局下的惠州作为”系列报道,从“惠州现象”“惠州速度”“惠州引力”三个维度,讲述“育先机开新局”的惠州故事,敬请垂注。 站在中海壳牌二期观景台向外望去,管道纵横交错,油罐鳞次栉比,大亚湾石化园区大半景致尽收眼底。 这是中海壳牌与惠州结缘的第17年,随着今年5月17日,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在广州、北京、荷兰海牙三地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云签约”仪式,意味着双方的缘分还要持续更久远。 今年4月以来,惠州在大项目开工、签约上捷报频传:百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动工、计划总投资超2000亿元的惠州湾产业新城项目签约、总投资820亿元的恒力集团石化中下游及新材料项目签约、总投资约300亿元的合生-珠江国际智慧冷链交易基地项目签约、总投资约600亿元的万有(惠州)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签约……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惠州与大项目的一次次结合,正是新发展格局下惠州新作为的最好见证。从大项目抢滩的惠州之恋,到大集群背后的惠州之链,有着美好的机遇逻辑、产业逻辑和发展逻辑。大项目抢滩登陆的“惠州现象”,成为惠州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机遇逻辑—— 大项目之恋从何而来? 大亚湾石化园区西南部一块经过平整后的宽阔场地上,挖掘机、运输车正紧张有序地进行施工,这是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所在地。 这是一场横跨太平洋的世界级牵手,也是美国企业在华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今年4月,由埃克森美孚投资100亿美元的惠州乙烯项目在中美三地“云开工”,标志着这一备受业界关注的项目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截至目前,该项目场平工程已完成97.5%。 今年以来,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东岸的惠州,抢抓“双区驱动”的重大历史机遇,掀起一股大项目落户潮。从4月中旬至今,50多个10亿元以上大项目共5000多亿元“情定”惠州,成为独特的“惠州现象”。 大项目为何如此青睐惠州,大项目之恋从何而来?皆因惠州具备优越的区位、产业、交通优势,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投资惠州,就是投资未来。 “进驻惠州是正威深入布局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步。”10月底,正威(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动工,全国政协委员、正威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惠州是香港、澳门及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发达地区产业、资金流、信息流扩散及转移的首选之地。 “惠州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发展空间巨大。”慧聪集团董事会主席刘军十分看好惠州的未来发展。他说,目前惠州到香港的高铁1个小时10分钟即可到达,筹备中的慧聪大厦地处大亚湾,与深圳一路之隔。“惠州离大湾区核心城市很近,核心城市的溢出效应让企业更接近资本市场和人才市场,有利于未来发展”。 在国际经贸摩擦加剧、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大背景下,惠州聚焦“修路抓项目、提效抓队伍”重点工作,迸发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韧性。敏锐的企业早已察觉惠州这片投资热土隐现的商机,在惠州释放出强烈的发展信号后,世界强企纷沓而至布局落子,成为惠州在后疫情时代育先机、开新局的重要抓手。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4月以来,惠州“2+1”现代产业集群迎来10多个50亿元以上大项目签约落户或动工建设。1~9月,全市工业投资增长21.4%,在珠三角排第2位。 大项目纷至沓来,带来大投资、大产出、大就业,大项目之恋,为惠州未来发展积蓄澎湃动能。 产业逻辑—— 大集群之链如何打造? 去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产业两个万亿级的产业集群,再加上打造生命健康产业,即打造“2+1”现代产业集群。一年多来,惠州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选资,引进龙头带动型和创新型产业链、供应链项目,打造大集群之链。 今年,惠州先后签约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和恒力PTA项目,不仅推动石化基地规模再上一个新台阶,更拉长了大亚湾石化区的中下游产业链。比如,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将生产高熔融指数均聚聚丙烯,作为基础的化学工业原料,均聚聚丙烯需要强大的中下游精细化工企业对其产品进行消化。 大集群之链推动循环经济和“隔墙供应”加速形成。中海壳牌公司产生的石化废气通过管道直达惠州凯美特气体公司,最终生产出高纯度的食品级二氧化碳,可应用于饮料、食品保鲜等领域。作为国内目前唯一获得医药产品生产资质的化工企业,科莱恩大亚湾工厂可以生产出药用级别的原料药及辅料药,从而实现从化工品向高端医药产品的转型升级。 “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目标产业中,众多行业都与石化产业有关联。”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员丁力认为,“巨无霸”石化项目的落地,有利于大亚湾实现原料“就地取材、隔墙供应”,与各产业集群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共生发展。 引进一个大项目,带来一条产业链,吸引一批高端人才,聚集一群上下游企业,这已成为惠州打造大集群之链的生动写照。 在惠东县稔平半岛,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进展顺利,其中HIAF项目土石方工程已基本完工,CIADS项目正在深化初步设计。依托“两大科学装置”,惠州可集聚国内外约1500名科学家等科研人才,还将建设能源科学实验基地,引导相关能源龙头企业设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与重离子相关的生命科学、生物科学、新型材料研制以及核反应堆和燃料循环技术等领域产业化应用,打造全球著名的能源科学实验基地和产业转化高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7月15日,总投资超2000亿元的惠州湾产业新城项目落子惠州。该项目分三期建设,第一期将集中力量建设国机集团华南总部基地,导入中医药重大装备制造、中医药产业园、节能环保设备制造、智能制造生产运行系统项目、石化装备制造项目、人工智能装备制造项目等现代先进性产业,以及国家级实验室、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等,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从TCL华星光电引入旭硝子项目,到“两大科学装置”吸引高端人才汇聚,再到惠州湾产业新城集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惠州打造产业大集群之链的脚步从未停顿。 通过发展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不断降低集群内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成本,从而形成产业链相关企业的竞争优势。这既是惠州打造大集群之链的发展逻辑,更将是惠州赢得未来的重要筹码。 发展逻辑—— 大产业如何链通双循环?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各路资本加速流动,向发展高地汇聚。惠州抓住机遇,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企业苦练内功,提高自身实力,实现逆势增长,加快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 在惠阳区秋长白石工业区,坐落着全球最大的手机玻璃制造商——伯恩光学(惠州)有限公司。从2009年建立第一个工业园至今,伯恩光学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生产能力最强、生产工艺及设备最先进的手机屏幕生产企业之一。 在国内市场,伯恩光学是华为、oppo、vivo等国内手机厂商的主要屏幕供应商。在国外市场,苹果和三星手机的显示屏同样需要伯恩光学制造。大产业链通“双循环”,国内外市场的“左右逢源”让伯恩光学实现逆势增长。截至今年9月底,伯恩光学实现300亿元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3%,预计全年工业产值超过400亿元。 位于仲恺高新区的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同样取得骄人战绩: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电视面板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二,2月全球出货19.3%,排名第一。去年,该公司面板销售量达全球面板厂市场份额达14%,行业排名第三,对中国六大品牌出货占比32%,自2014年起连续行业第一位。华星光电的崛起,不仅打破了国外厂商垄断,减少企业对液晶面板的进口依赖,更充分保障了国内市场的稳定。 疫情之下依然能够实现逆势增长,伯恩光学、华星光电依靠的正是以自身科创实力为发展基石的生产模式,凸显了特别时期的特别竞争力,这也是惠州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链通“双循环”的生动缩影。 依托梳理今年签约或开工的产业项目发现,选择惠州的企业有央企、合资企业、外资独资企业、民企,这些企业携大项目落户,为惠州高质量发展输入强劲动能。前三季度惠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53.14亿元,比增0.3%,经济增速由负转正。 从上半年“负重爬坡”到三季度由负转正,充分体现惠州切实将稳投资作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抓手,以重大项目落地推动项目建设换挡提速,全力扩大有效投资,为做好经济“六稳”工作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统计在库的工业建设项目有1017宗,其中投资额1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45宗,还有一批优质项目在筹备建设中。 聚焦大项目,打造大产业,链通“双循环”,一幅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美丽画卷,正在惠州徐徐铺展。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戴建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戴建 冯丽均 刘炜炜 短评 大项目积蓄大能量展现大前景 大项目抢滩,将有力推动我市产业格局优化以及城市竞争力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大项目积蓄大能量展现大前景,大项目之恋与大集群之链融为“恋中链”,“惠州现象”预示着未来生动发展局面。 吸引优质企业扎根发展,是强市富民的根本之策。纵观国内外知名城市,无不拥有强大的产业实力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企业。大量事实也反复证明着,一旦重量级企业接踵登陆一个地方,其城市能级提升以及整体“蝶变”就将成为现实。 今年以来,动辄几百亿元的项目投资“砸向”惠州,包括世界顶尖企业在内的优秀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这里,充分证明惠州精心栽培的“梧桐树”已成良好的栖息地、投资热土,这块备受瞩目的土地已经成为促进资本增值的“优质股”。大量优质资本涌入,将促进我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加速“2+1”现代产业集群建设,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效益。放眼未来,我市不遗余力打造的大集群之链,是产业链也是机遇链,“链”的两端分别是当下发展课题和广阔发展前景。 大企业纷纷抢滩带来宝贵的发展资源,也充分体现了优质营商环境之重要。各地各级各部门和党员干部要提高站位,紧紧围绕“修路抓项目、提效抓队伍”重点工作,勇于担当作为,合力推动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让“惠州现象”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靓丽的风景线。(凌保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