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逆势而上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发力迈向国内一流城市岭东雄郡竞一流,湾区时代看惠州。9月11日上午,总投资600亿元的万有(惠州)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正式签约,旨在打造新一代超大型综合性国际旅游度假区、中国文化旅游行业新标杆。 这是惠州成功引进的首个文旅产业“巨无霸”项目。“在项目合作磋商的一年时间里,惠州各级各部门谋划经济发展时不我待的使命感、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服务项目精益求精的专业素养,坚定了我们投资的信心和决心。”万有集团常务副总裁陈捷说。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影响和国际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压力,惠州克服困难,逆势而上,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构建“2+1”现代产业体系,打造“3+7”千亿级产业园区,依托“丰”字交通主框架打开城市发展空间。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一座生机勃勃的活力之城正快速崛起。 产业升级 构建“2+1”现代产业体系 为了推动产业升级,惠州提出加快发展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壮大生命健康新支柱产业,构建“2+1”现代产业体系。 4月22日,总投资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大湾区惠州乙烯项目在大亚湾石化区开工。这是继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之后,广东又一个百亿美元级外商独资重大石化项目。 多年来,凭借良好的产业基础和配套设施,惠州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荷兰、瑞士、德国、日本等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知名化工企业落户,拥有中海油、壳牌、普利司通、乐金化学、科莱恩等知名品牌。 从1988年到2002年,惠州用14年的坚守,等来了中海壳牌石化项目。这是当时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石化项目,它改写了惠州的产业格局乃至城市定位。如今,在中海壳牌等龙头项目带动下,惠州大亚湾石化区炼化一体化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已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去年位列“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一。 作为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惠州拥有TCL、德赛、伯恩光学等一批电子信息龙头企业,产值连续5年居广东省第3位。 当前,惠州正抢抓新基建风口,引进最前沿的国际电子信息领军企业,在4K+5G、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合作,前瞻性布局一批高端电子信息项目,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 以5G产业为例,惠州加强对5G产业的专题研究,实施《惠州市发展数据中心及5G产业行动计划(2020~2025)》。惠州市5G产业园入列广东省5G产业园区名单(第二批),惠东、龙门县被列入省数据中心总体规划的“双核九中心”布局。 位于惠东县白花镇的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产业园,自今年4月至今以几乎“一个月签一个项目”的速度密集布局,至今已落户5个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约255亿元。“惠州将围绕搭建数字产业发展平台、建设绿色新型数据中心等六大任务,力争到2025年建成‘湾区智谷’。”市工信局负责人说。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惠州中医药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平安集团计划在罗浮山周边投资300亿元打造中医康养项目,该项目将以中医药为基础,以药材研发为引擎,计划引进日本津村标准化种植,设立中医药研究分析中心和创新中心,打造中国首个以中医药为核心、集临床康复保健体验于一体的医疗综合体。 “借助粤港澳大湾区优势,惠州将串联起中医诊疗、养生保健、医药研发、生产流通、药材种植等产业链条,实现中医药产业从有到优、从优到特。”市卫生健康局负责人说。 园区建设 “3+7”千亿园区承载优质项目培育产业集群 走进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东洋旺和、深科达等项目塔吊林立,建设现场如火如荼。 东泰精密是中韩(惠州)产业园第一批拿地的项目之一,也是起步区高端智能制造的代表性企业。“当初的承诺都一一兑现了,还有工作专班随时联系回复我们,享受‘保姆式’服务。”项目负责人陈天灵称,惠州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公司选择落户中韩(惠州)产业园。 中韩(惠州)产业园所在的潼湖生态智慧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提效率、优环境,智慧区在项目落地审批、服务企业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开展工业项目施工图审查取消试点,拟在起步区全面推行,以此解决工业项目报批报建审批流程繁琐缓慢的问题;试行工业项目“临时施工复函”建设模式,确保企业摘牌土地后,拿到“临时施工复函”即可动工建设。 截至今年8月底,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共引进产业项目43宗,预计总投资约243.88亿元,建成达产后可实现总产值约383.76亿元,税收贡献约16.07亿元。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正在加速“起步”。 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2+1”现代产业体系,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工业园区承载优质项目和企业落地,培育产业集群。以“千亿园区,万亿产业”为目标,惠州大手笔打造“3+7”工业园区矩阵联动新格局。 “3+7”工业园区包括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韩(惠州)产业园3个国家级园区,以及在7个县(区)分别建成1个千亿级园区,即惠城高新科技产业园、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惠东新材料产业园、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龙门大健康产业园、大亚湾新兴产业园、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 为此,惠州提出全力优先保障园区项目用地,建立绿色通道,引导园区项目依规划快速选址和加快用地指标审批;推行工业园区“净地”“标准地”出让和“带方案”“带项目”挂牌,彻底扭转工业项目“落地难”“落地慢”的局面。今年全市预计盘活土地2万亩以上,优先用于工业园区项目建设。 政府服务 专班护航重大项目建设跑出“惠州速度” 一个国家级重大项目,从谈判、纳入国家储备、纳入规划,到完成审批到正式开工,正常推进需要10年时间才能完成,但埃克森美孚大湾区惠州乙烯项目只用了18个月。 不仅推动项目落地快,项目建设同样体现“惠州速度”。今年1~7月,埃克森美孚大湾区惠州乙烯项目完成投资14.99亿元,办公中控大楼、液体和重件码头、跨海公共管廊等配套工程已于4月开工,主厂区地下管网工程计划9月动工。 事实上,“惠州速度”已不是第一次被人们提起。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项目,用1个月时间完成原本需要9个月的行政审批工作;深圳正威集团项目从洽谈到签约开工,仅用了3个月。 细细研究“惠州速度”,背后都有一个重要组织,那就是工作专班。 为推动埃克森美孚大湾区惠州乙烯项目开工,惠州成立了工作专班,制订重大项目落地实施责任分解机制,梳理项目涉及的每个细节,细化落实到职能部门、科室责任人,制订完成阶段任务时间表,以时间倒推方式一项项完成。十几个市直部门围绕项目紧密配合、跟踪项目、提供服务,极快地推动了航道拓宽、输油管道改线、重建码头等问题的解决。 今年7月,这一工作机制在《惠州市提升服务质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十二条工作措施》中以制度形式固定并推广,结合上海、东莞等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成为惠州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建设的“加速器”。 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机制、一抓到底”的模式,市委、市政府组建了18个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专班,各专班由1名市领导担任组长,各成员单位安排工作人员全程参与项目工作,并确定专班办公室人员统筹推进项目有关工作,协调解决遇到的招商、融资、用地、建设等问题。 如果说工作专班是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重要抓手,那么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则是政府服务企业的生动体现。 8月7日上午,惠州市第十八期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在惠州市行政服务中心举行。从去年1月起,惠州每月举行一场“直通车”活动,市、县(区)领导与部门负责人组成服务团队,现场“把脉问诊”为企业解决“疑难杂症”。 据统计,全市通过“直通车”活动平台共受理企业诉求810宗(涉及问题819宗),活动日现场共接待企业410家。目前,“直通车”企业诉求整体办结686宗,未办结133宗,整体办结率84%。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认为,惠州的“直通车”将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落到了实处,做到了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困,更为其他城市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必将助力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 交通先行 “丰”字交通主框架引领城市产业布局 去年以来,依托良好的区位和空间优势,惠州创造性地实施“丰”字交通主框架规划和建设,进一步拉开城市发展空间。 根据《惠州市“丰”字交通主框架总体布局规划》,“丰”字交通主框架总里程约485公里,四条轴线主线里程约273公里,南北轴线支线及东西轴线支线里程约56公里,国道324线北上里程约156公里。 其中,“第一横”对接广州(知识城),形成辐射粤东北地区的沿江交通轴线;“第二横”对接东莞(松山湖)、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形成辐射河源、梅州的中部交通轴线;“第三横”对接深圳(前海)、香港,形成辐射深汕特别合作区及粤东地区的东西交通轴线;“一竖”连通中心城区与惠州湾,推动陆海呼应、江海联动,形成由沿江走向沿海的南北交通轴线。 通过交通轴线规划实施,惠州以“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理念重构城市发展格局,一个个优质产业项目沿着交通轴线规划落子布局,为未来发展积蓄动能。 在金山湖片区,依托交通轴线和区位优势,一座集地区总部办公、文化特色商业、生态多元居住、社区综合配套于一体的生态宜居新城正蓬勃崛起;在水口片区,惠城区积极布局东江湾千亿产业园,结合1号公路走向,有望一路将产业由沿江推向沿海,与其他县(区)园区实现陆海呼应、江海联动。 据介绍,通过“丰”字交通主框架规划实施,将轨道、高速公路、两港、骨干快速路网等各类交通支撑要素串联起来,将全面带动沿线地区发展,提升惠州发展质量与城市能级,全方位与广州、深圳等大湾区中心城市对接,构建大湾区东岸的大交通体系,建成快速通达广深港等城市的交通干道。 7月15日,计划总投资超2000亿元的惠州湾产业新城项目落子惠州,成为“丰”字交通主框架规划实施后,我市引进的第一个由央企巨资打造的优质产业项目。 惠州湾产业新城选址“丰”字交通主框架南北轴线和东西轴线交会处,位于大湾区东岸地理中心和全市几何中心,具备临深临海、两港依托的立体综合交通优势,不仅为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创造空间,更将成为大湾区主要的增量空间集聚地。 当前,惠州正全力推进“三横一竖”交通轴线和“五横五纵”骨干快速路网建设,力争实现1小时通勤湾区中心城市,为众多优质项目抢滩登陆惠州提供优越的交通条件。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戴建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戴建 冯丽均 |